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

當我回到2012~2014時

有想過回到母校工作時,曾遭朋友的反對?
有想過當時背負的債,不是一年半債就能還得清那種滋味,有多麽不想工作的念頭,在月入過萬的吸引下,就一個頭栽進去,開始我人生第一份全職的輝煌歷史。

看到年輕人,讓我好像回到17/8歲時的花樣年代。數數那時做甚麼了? 在預備考試。所有青春都投資在學業上了!其他興趣呢?不得已要放棄了。感情呢?死了,沒人了解,我也不願付出。一張張稚臉,彷徨的,頹廢的,嘻皮笑臉,憂心忡忡,各種表情,分明是人生的每個特寫。它寫着每個同學的心情。

在我眼中,每張臉蛋都讓我既興奮,又緊張的了。我想像到,當你們回到教室裏,放下書包,我會跟全班同學講甚麼的,課堂時間好像在我控制之內,我能為大家"表演"甚麼? 知識是那麼難以傳遞嗎?一雙雙眼睛在看着你的時候,期待着你講話,你的腦海裏同時又會期許甚麼的。

兩年內,接觸過不少家長,用了晚上時間跟學生聊了無數的鐘頭(小時),厭倦嗎?一點點,但是開心的,同時有壓力的。開心地暢談同時也給了我不少安慰,但擔心的是經常在數如不能提早湊集足夠的學生,參加不同的課外小組,聯繫不到導師,我怎麼順利出通告,後審批呢? 過程總是讓人發瘋,發瘋,再發瘋。收回條,檢查金額,自己做過"追數婆",跟做社區中心沒兩樣吧?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教書了!入教室了!是另外一回事。

每天總是營營役役,竄進竄入教員室,跟學生說說笑笑,改改簿子,追收欠款,兩個星期了!唉,一個月了,忙得不可開交,把事情擱置了,經校務處提醒,又緊張起來了。那時候甚麼"3頭6臂","日日開通宵"的玩笑,我學會很多平衡心情和生活的法則,"做到無覺好訓,聽日又懶係精神咁對着不合作的學生們","我就拜託你們了,好歹大家都不是小學生了,幹啥還跟我嘔氣,不交這不帶那呀? ",啞巴吃黃蓮,叫苦連天的時候,wechat 的資訊為我雪中送炭,明白有時工作的繁忙,精神的勞損,黑暗中的孤帆總是由自己撐起。突然電話響了,哦!是香港康復會打來了,是言語治療中心打來了,是校務處同事要我代課了。首當其衝,顯然是先上課,後覆電話,然後是交流,備課做工作紙,第二天,晚上去中文大學上課了。

忙了一陣子,吃飯時間到了,"不能出去! 沒甚麼好吃的,雙腳總得有個休息吧!早上兩眼惺忪的,下午更慘,要午睡!能嗎?" 不行,伴讀計劃誰搞的?  孩子不能休息,老師哪來的休息。我,我真的好累。不能說甚麼,紅筋,頭暈,一一跟我扯上不解之緣。

我開始想: 應該是我做事特別慢,效率不夠高,方法用得不對。總之,心情不好,但有時候,高同學迎面來了,向我笑,看樣子想跟我聊天。"嗯!我可以釋懷,放下壓力和不爽了。" 其實,我最想看到的是,社工,我可以很流利地說出各 S_ _ 學生的近況,我要顯出很了解他們的一面,最關心的是他們的心情,別在教室裏搞事,破壞上課氣氛。但又矛盾起來,他們也不是故意的,我對他們憐愛有加,怎麼會怪責他們?

是他們父母! 父母的責任! 為何每班有雙班主任,我的這個就沒有? 無法無天! 有違天理,不人道!

是我迫自己,還是他們迫我? 有些老師跟我說:出去找別的學校吧!我覺得有道理,可就是放不下他們呀?我用了多少時間,沒有朋友,沒有家人,沒有遊戲,沒有我的主見,當初的熱情,消退了,滅了。精力,損了,不要再叫我了。心,也沉了。我不願看到,為何還拉着我,手放不開。

沒人懂。

原來,香港的教育,是這麽一回事,我懂了。

但埋怨中卻不能改變環境,只有,我離開。是這個辦法,不二法門,讓各方休息,別再爭持膠着狀態,互不相欠,好嗎?

我希望,我這個初出茅廬的,得到眾人理解。雖是個無腳的雀仔,我始終渴求空間與時間,慰問與尊重。

同學,家長,老師,再見了。
我對2年的喜怒哀樂,無悔了。教育,任重道遠,我不是稱職的老師,我卻聽到學生的需要。和他們一起,會讓自己成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