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

隨筆

人生的夢想太多,多得不會淹沒自己,只是沒有固定的方向。
人生很精彩,雖然有時被沖昏了頭腦,但錯有錯著,也沒有一定的對錯。

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

人生有一種確切的幸福 —— 就算所有人都離開了你,你還是可以妥妥地擁有自己。

市井留聞:離開,是人生的常態

張小嫻說:「離開,原本就是愛情與人生的常態。那些痛苦增加了你生命的厚度,有一天,當你也可以微笑地轉身,你就會知道,你已經不一樣了!」
我曾形容過,人生是一個離離合合的過程。你可能跟不同的人聚散,也可能一直跟同一個人離合,無論如何,你總能發現,人與人之間,只要碰過面,就必定會分離,這是一種自然規律。
八歲那年,我第一次離鄉別井,跟家人移民到香港。從父親抱我上車那時起,我知道自己會遠離那片孕育我的土地,也許有天我會回來,但我和它之間的生活連繫已經中斷。但我從沒想到,這樣一走,我同時也離開了兒時的玩伴,直到今日。那日的我太單純了,還以為人與人之間,只要有著緣分的線便能永遠連繫,以為什麼人都能「回頭見」。數載後回到鄉下,成長後的玩伴已經四散,有的到了海外打工,有的到了大城市尋生計,全都失了影蹤。那刻我才明白離開的沉重。
還有一種離開,叫死亡。
十四歲那年,祖母過身。我尾隨父親繞著靈柩轉了一圈,她的臉孔跟比生前更慈祥。印象中,哇的一聲,父親笑了。我偷偷望著他,他明明在哭,卻硬要裝著自己在笑。那時,死亡,沒有為我帶來太大的衝擊。十六歲那年,父親過身。我對死亡仍然陌生,直到,他的呼吸漸弱,他的脈搏漸息,他的心口不再溫暖,他的臉容僵硬了。我哇的一聲哭了,我奇怪地想過要笑出來,讓父親的靈魂安心離去,但我完全扮不出一副笑臉來。後來繞著父親的靈柩轉了一圈,死亡,像一把槍對準我的眼,在它面前,或者想起了它,我只能投降,然後戰慄地哭泣。這樣的離開,不止沉重,更是讓人沉痛。
捉得再緊,也留不住一些溫度。
父親死後,我最愛的女人,不是母親,而是我的初戀。那是我第一次心如鹿撞,第一次被一雙眼晴銷化,第一次被一個笑容擄走。在草地上,也試過在沙灘上,我們互相承諾永恆。那時風光明媚,天空、草坪與海洋同樣青澀,我緊緊地握著她的手,握著握著,她最後還是化成了一堆幼得能從手縫間流走的沙。她滑離了,後來有了自己的歸宿。她說,偶爾會想念我;我也想她,我還記得她手心的溫度,但我對她的情愫,只屬於一種懷念,或者說,一種悼念。每當我想起這樣的悼念,我會同時想起父親在靈柩前的一個笑容,悲哀而灑脫。從那刻開始,我竟然將一個人的離開,跟一個人的死亡混為一談了。
張小嫻還說:「愛情終究是一種緣分,經營不來。我們唯一可以經營的,只有自己。」其實除了愛情,其他的感情也並非你想經營,便能經營。這似乎很悲哀,但同時,這是人生的一種確切的幸福 —— 就算所有人都離開了你,你還是可以妥妥地擁有自己。 而且,經驗也告訴我,經營好自己,我便能承受一切的分離。此際回想,也許當天,父親不是裝著笑,他只是哭著笑,笑著哭,在極大的傷痛中找到了一個突如其來的安慰——人生,是一個離離合合的過程。面對離開的人,比起一直沉痛下去,不如將他們視作故人,然後重新迎接一段新的情誼的到來。

https://hk.lifestyle.yahoo.com/blogs/soulswell/%E5%B8%82%E4%BA%95%E7%95%99%E8%81%9E%EF%BC%9A%E9%9B%A2%E9%96%8B%EF%BC%8C%E6%98%AF%E4%BA%BA%E7%94%9F%E7%9A%84%E5%B8%B8%E6%85%8B-064340654.html

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

我們用錢買了甚麼?

https://hk.lifestyle.yahoo.com/blogs/auntieyan/auntieyan%EF%BC%9A%E6%88%91%E5%80%91%E7%94%A8%E9%8C%A2%E8%B2%B7%E4%BA%86%E4%BB%80%E9%BA%BC%EF%BC%9F-095639058.html


我們用錢買了什麼?我們用錢買了什麼?
生存這在金錢掛帥的社會,我們每日都活得很有目標:搵錢。用錢去搵更多的錢,用更多的錢去搵更加多的錢,搵錢之後,用來買了甚麼?
我們用錢買了生活質素。
有錢可以吃更高級的牛扒、飲更名貴的紅酒、穿更漂亮的衣服、買更多奢侈品,用的吃的穿的都更有態度。
這是我們原來的想法。
結果我們用錢買了有質素的生活,為了買這種生活質素,日忙夜忙直到忘了怎樣生活。
我們用錢買了時間。
「出新型號喇,買啦。」「點解要買?」「新款快啲囉!」「快幾多?」「總之就好快,快咗你就可以慳咗啲時間。」
電腦四核心夠用,但八核心更快,3G電話上網可以,但4G更快。一天二十四小時根本不夠用,所以我們用錢買了很多很多高科技產品,希望能省下更多時間做其他自己喜歡的事。
這是我們原來的想法。
結果我們用錢買了速度去追時間,最後卻要用省下來的時間去搵錢找卡數。
我們用錢買了磚頭,想給家人一個安身之所,結果卻要賣一個家去買這一筆錢。
我們用錢買了溝通工具,想和身邊的人更緊密溝通,慢慢變成只懂得和工具溝通。
我們用錢買了技能,不斷去報讀不同的課程,最後卻沒有地方和時間運用這些技能。
我們用錢買了更有知識的下一代。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:興趣班、補習班、訓練班、入名校,直到他們長大後,才驚覺他們只有知識而沒有智慧。
我們希望用錢買快樂,買了快樂之後才發覺自己根本不快樂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搵錢無罪搵錢有理,人是難以滿足的動物,想搵更多人之常情,不過你用錢買到你真正想要的嗎?

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

恨嫁

轉貼:https://hk.lifestyle.yahoo.com/blogs/sunshine/%E4%B8%8D%E6%AD%A3%E5%B8%B8%E5%B0%91%E5%A5%B3%E7%A0%94%E7%A9%B6%E6%89%80%EF%BC%9A%E6%88%91%E6%81%A8%E5%AB%81-065734628.html


只要有愛情,有沒有結婚,其實也沒有太大分別。

小時候看著一套卡通片叫《婚紗小天使》,三位女主角每次變身總會穿上一件美美的婚紗,然後去攻打惡魔,之後再有二次變身,變得攻擊力更強,我這個小女孩,每次都是看得十分著迷,連電視都不由得其他人碰,總要看完二十五分鐘的一集才甘休 。但年小的我,其實根本沒有管過每集重複重複的那麼多壞蛋惡魔,因為我喜歡的,是她們的婚嫁衣裳 。
豆釘的我又怎麼知道什麼是結婚?就只知道要穿上婚紗就必須結婚,而結婚就要有一個真心相愛的人才能成事的一個儀式;這就是我督信的一個次序。然而儀式是什麼,結婚的目的是什麼,我不知道,那個小女孩的我,就只知道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,就可以結婚 。
不過人長大了,就知道結婚不是易事,第一件事,就是學會了相愛很難,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相知,相愛,由熱情到冷淡,又冷淡昇華到感情,當中要經歷幾多風雨,要經歷多少時間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。而就算相愛,也不一定最終能走在一起,何況世界上,不是你愛對方,對方就會與你廝守終身 。這個道理,是在我第一次分手後,由心痛教會我的事 。
然而,就只有相愛很難嗎?經歷完一次愛情長跑,拍拖七年終於結婚了,但又是不是代表公主和王子就可以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?不,原來人大了,才看到更多身邊人不同的經歷,有人拍拖七年結婚,有人奉子成婚,但最終,都是離婚 。
在我這個小女孩的世界裡,出現了「離婚」這兩個字 。離婚要因為什麼嗎?因為第三者?因為感情淡?因為了解而分開?我沒答案,大抵一切答案都不是答案,結論,就是要分開 。
所以當我看見那一對原本很美好的家庭,說到出現了第三者,說到家暴,說到要離婚,我真的很失落。偶爾,我會想,初中時份看到的一對小情侶,甘願離開娛樂圈,女方相依相隨,男方努力改變,我以為,相愛,就應如此 。但如今一切都不一樣,原來即使結婚,也不過是一紙婚書,所謂的儀式,信仰,原來敵不過平淡,敵不過時間 。
因此我從前恨嫁,如今也恨嫁。但我恨的,是恨那個婚嫁,只是儀式,恨我知道,縱使披上嫁衣,都不會代表一生一世,我恨,恨自己明白這個道理 。
所以慢慢的發現,婚姻不用長跑,結婚可閃電,婚姻,原來有錢就可以 ,又或者,其實有更多的人不結婚但卻長廂廝守。很諷刺吧?原來當我們一直長大,學做一個大孩子,才發現自己真的對愛太無知,對世界很無知,對社會很無知,對現實很無知 。因為所謂的結婚,只是一紙合約,只是一張付錢買來對於彼此忠誠的保障,但若深愛,有或許沒有,根本不重要,因為承諾,是在心中的 。
我不恨了,因為,大抵我們要相信的,從來不只是婚姻 。
到底是誰告訴我們要結婚呢?是誰跟我們結婚一定要簽紙?又是誰講相愛到一定時間,要結婚呢?
所以我不要信婚姻,應該,要信,就應該相信愛情,相信屬於自己的愛情,才會有可以相信的婚姻,假如沒有愛情的婚姻,又何以叫人相信?假如人們問你相信婚姻嗎?我會反問他們 : 你相信愛情嗎?因為婚姻,本來就應該有愛情才可以結婚,只是我們,都因為婚姻,而蒙蔽了愛情 。
或許,這麼多年,我都沒長大,也沒變,因為我相信愛情就是婚姻,只是如今我發現,只要有愛情,有沒有結婚,其實也沒有太大分別。但願,我可以沒成長,完全憑直覺覓對象 。
因此,請不要對愛情,對婚姻失望,因為,那只是我們走進了一個死胡同,重新走過,就可以了 。

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

学会:多一点爱自己

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。
在一个你很不喜欢的环境里怎样挣扎求全,怎么在很多人面前说出你的感受,怎么在关系复杂的人脉里做回自己,怎么在纷扰的气氛里做回正经事,少说话,多做事,少一点抱怨,多一点关怀,少一点是非,多一点问候。这个难得一遇的环境,实在是你出来社会做事的一个毕生难忘的学习体验。